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竹白] | [RSS]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竹白] | [个人博客 RSS]
本篇是 Perfetto 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如何使用 trace_processor_shell 在本地打开超过 2G 的大文件。在实际的问题分析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非常大的 Trace 文件(大于 2GB),直接扔进 ui.perfetto.dev 是没法打开的,这是因为浏览器内存的限制。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官方提供的 trace_processor_shell 工具来本地打开大文件。
随着 Google 宣布 Systrace 工具停更,推出 Perfetto 工具,Perfetto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基本能取代 Systrace 工具。同时 Oppo、Vivo 等大厂也已经把 Systrace 切换成了 Perfetto,许多新接触 Android 性能优化的小伙伴对于 Perfetto 那眼花缭乱的界面和复杂的功能感觉头疼,希望我能把之前的那些 Systrace 文章使用 Perfetto 来呈现。
本文为 Android App ANR 系列的第三篇,主要分享几个 ANR 的案例,系列文章目录如下
本文为 Android App ANR 系列的第二篇,主要分享 ANR 分析套路和关键 Log 介绍,系列文章目录如下
本文为 Android App ANR 系列的第一篇,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剖析 Android ANR 的设计思想,系列文章目录如下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本周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本周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本周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本期作为 2025 年的第一期,我将为大家呈现去年精心收集的精华内容,涵盖技术与非技术领域,涉及个人开发者、团队建设、公众号运营以及个人博客等多个方面,力求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价值。内容可能有点多,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
本篇是 Perfetto 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前两篇介绍了 Perfetto 是什么以及 Perfetto Trace 怎么抓,本篇主要是在网页端打开 Perfetto Trace 之后,面对复杂的 Perfetto 信息该怎么看。
随着 Google 宣布 Systrace 工具停更,推出 Perfetto 工具,Perfetto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基本能取代 Systrace 工具。同时 Oppo、Vivo 等大厂也已经把 Systrace 切换成了 Perfetto,许多新接触 Android 性能优化的小伙伴对于 Perfetto 那眼花缭乱的界面和复杂的功能感觉头疼,希望我能把之前的那些 Systrace 文章使用 Perfetto 来呈现。
上一篇文章 Android Perfetto 系列 1:Perfetto 工具简介 介绍了 Perfetto 是什么,这篇简单介绍一下 Perfetto 的抓取。
随着 Google 宣布 Systrace 工具停更,推出 Perfetto 工具,Perfetto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基本能取代 Systrace 工具。同时 Oppo、Vivo 等大厂也已经把 Systrace 切换成了 Perfetto,许多新接触 Android 性能优化的小伙伴对于 Perfetto 那眼花缭乱的界面和复杂的功能感觉头疼,希望我能把之前的那些 Systrace 文章使用 Perfetto 来呈现。
本篇是 Perfetto 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是简单介绍 Perfetto 工具,包括 Perfetto 的历史、发展,以及 Perfetto 能做什么。
随着 Google 宣布 Systrace 工具停更,推出 Perfetto 工具,Perfetto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基本能取代 Systrace 工具。同时 Oppo、Vivo 等大厂也已经把 Systrace 切换成了 Perfetto,许多新接触 Android 性能优化的小伙伴对于 Perfetto 那眼花缭乱的界面和复杂的功能感觉头疼,希望我能把之前的那些 Systrace 文章使用 Perfetto 来呈现。
本文是之前星球里 Yingyun 大佬的文章,由于星球已经关闭,所以把这个关于 OS 性能设计的系列文章发到博客上
Yingyun 是资深性能优化专家,他对于系统优化有非常深入的见解,本身在国内各个手机大厂都呆过,他本人的博客还在休整中,等休整好了我再发出来,目前他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很活跃,对本文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或者说想咨询问题的可以加我们的微信群(加我微信 553000664,备注博客加群,我会拉你进去)
1 缘起
新开系列文章,OS 架构设计中的各种考量因素。其实不止 OS,在设计任何大型软件都涉及到此类内容。
能力与知识面有限,而且还带了非常主观的看法,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听到不同的思路与观点,通过观点的碰撞进而达到更进一步的认知。
前一段时间有个 App 很火,是 Android App 利用了 Android 系统漏洞,获得了系统权限,做了很多事情。想看看这些个 App 在利用系统漏洞获取系统权限之后,都干了什么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由于准备仓促,有些 Code 没有仔细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研究研究,多多讨论,对应的文章和 Code 链接都在下面:
关于这个 App 是如何获取这个系统权限的,Android 反序列化漏洞攻防史话,这篇文章讲的很清楚,就不再赘述了,我也不是安全方面的专家,但是建议大家多读几遍这篇文章
本文是 Systrace 线程 CPU 运行状态分析技巧系列的第三篇,本文主要讲了使用 Systrace 分析 CPU 状态时遇到的 Sleep 与 Uninterruptible Sleep 状态的原因排查方法与优化方法,这两个状态导致性能变差概率非常高,而且排查起来也比较费劲,网上也没有系统化的文档。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Systrace 基础和实战系列大家可以在 Systrace 基础知识 - Systrace 预备知识 或者 博客文章目录 这里看到完整的目录
本文是 Systrace 线程 CPU 运行状态分析技巧系列的第二篇,主要分析了 Systrace 中 cpu 的 Running 状态出现的原因和 Running 过长时的一些优化思路。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Systrace 基础和实战系列大家可以在 Systrace 基础知识 - Systrace 预备知识 或者 博客文章目录 这里看到完整的目录
最近读了一本新书:《打造流畅的 Android App》,京东链接:https://item.jd.com/10035215362170.html 。因为书名所以买了这本书,读完之后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文章,让还没有买此书的同学了解一下
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个老鸟,不建议买,这本书里面没有介绍太多原理性的东西,对于 Android 流畅性也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如果你是新手,这本书用来当做开阔视野 + 查漏补缺还可以,想更深入的了解 Android 流畅度还是差了点东西
之所以我会这么建议,是因为这本书确实没有讲太多性能或者流畅度相关的东西,也没有比较深入的原理部分,篇幅更多在讲静态代码审查、AS Profiler 的使用、App 架构、保活、网络性能优化、APK 大小优化、App 耗电等,内容也不深,浅尝辄止
Android 12 正式版 已经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OiFSWEnc-0N2z7JYWTJluw 。Android 12 正式版的代码也已经发布,官方文档 也进行了更新:https://source.android.google.cn/
本文就带大家下载和编译最新的 Android 12 代码,本地编译的代码有下面几个好处
- 可以刷真机,方便开发者进行本地 Debug,同时代码可以导入 Android Studio 进行 Debug
- 可以编译 Userdebug 版本,可以 root 和 remount,方便对系统和 App 进行 Debug,Debug 模式下可以看到许多 User 版本上看不到的问题;同时由于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也方便进行 App 竞品分析、App 行为分析
- 可以更方便地进行 Android 源代码的学习,本地版本可以打开很多系统级别的 Debug Log,也可以自己加 Log,或者自己修改流程
MIUI 12 的发布, 将之前一直是应用开发者和 Rom 开发者斗争最激烈的部分展示给了普通消费者, 让普通消费者也知道了这场斗争的细节, 正所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Rom 开发者由于有更高的代码修改权限, 始终占据着上风 ; App 开发者当然也不甘示弱, 各种保活拉起黑科技层出不穷,甚至 Google 都参与到了这部分斗争中, 居中调和, 制定各种规则来规范双方. 当然斗争对双方来说都算是好事, 毕竟任何一方完全的胜利都会导致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不过双方斗争的受害者无疑还是使用手机的消费者 , App 如果斗争成功, 那么手机上各种后台进程乱跑, 杀不掉, 占用 CPU 和内存 , 这不是消费者想看到的 ; 如果 Rom 开发者斗争成功 , App 的体验必定会大打折扣 , 各位 App 开发者应该深有体会.
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到, 其实各个手机厂商对付这一套都有自己的策略, 基本上都可以搞定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至于隐私 , 李彦宏曾经说过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 大家想想在微信里面复制一段话打开到淘宝就可以自动跳转到这个物品, 方不方便? 好不好用? 还想不想用? 剪贴板再借我看一看?
Medium 上 @MindOrks 发布了一篇 2020 年 Android 程序员的学习线路,鉴于一部分人无法阅读原文(你懂得原因),我把这篇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 2020 年的学习计划,一起发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原文比较简单,并没有介绍为什么要推荐这些,只是单纯地列了一下知识点,我这边针对每个知识点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有些知识点原文并没有提到,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仅供参考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 Android 开发者,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下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找到学习的线路;如果你是老手,这篇文章列出的内容也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如果各位有什么其他的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参考了目前大部分 Android 应用启动优化的方案,将大家的方案做一个汇总,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只需要对照这篇文章,看看其他人的方案,查漏补缺。很多方案是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去做优化的,所以这里也没有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要用到哪一个方案的时候,可以具体去网上查找对应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这里只是做一个汇总
另外我还加上了部分系统厂商所做的启动相关的优化,不过只写了一些我知道的,还有一些厂商有黑科技,就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了。知道厂商做的事情,可能也会帮助到你,比如联系厂商做白名单、接入厂商 SDK 等
在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这篇文章中 , 实际案例这里我们有列举一些由于系统低内存导致的卡顿 , 由于 Android 低内存对整机性能影响比较大 , 所以单独写一篇文章 , 来概述系统低内存对整机性能的影响 .
随着 Android 系统版本的更迭 , 以及 App 的代码膨胀 , Android 系统对内存的需求越来越大 , 但是目前市面上还存在着大量的 4G 内存以下的机器 , 这部分用户就很容易遇到整机低内存的情况 , 尤其是在系统大版本更新和 App 越装越多的情况下 .
Android 低内存会导致性能问题 , 具体表现就是响应慢和卡顿 . 比如启动一个应用要花比平时更长的时间 ; 滑动列表会掉更多帧 ; 后台的进程减少导致冷启动变多 ; 手机很容易发热发烫等 , 下面我会概述发生这些性能问题的原因 . Debug 的方法 , 以及可能的优化措施 .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因为一个实际遇到的问题 ,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 , 不过在分析了这个问题然后写日记的时候 , 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分析的过程有必要记录一下 , 分享给大家 . 分析过程中有用到一些工具 , 一些方法 , 也从另外一个聪明的小伙伴梅明那里学到了一些分析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技巧 .
这篇文章中分析过程包括我之前在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里面提到的一些工具 , 包括 : 复现视频 \ Event Log \ Android Studio 源码和 App Debug \ Android Studio Profile \ Systrace \ Dumpsys \ PS 等 . 大多数工具大家都在开发过程中使用过 , 这次分析正是使用了这些工具相互配合 , 最终找到的问题的原因.
大家看下来可能会觉得 , 这么简单一个问题还需要写一篇文章 ?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记录给自己 , 二是觉得分析过程比较有普遍性 , 包括分析思路和工具的使用 , 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 , 那么最好不过了 , 如果你也有好的思路或者独家调试技巧 , 欢迎大家扫描关于我 里面的讨论群二维码加入群聊 , 共同进步!
在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系统自身原因导致的手机卡顿问题 , 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列举一些由于 App 自身原因导致的卡顿问题. 各位用户在使用 App 的时候 , 如果遇见卡顿现象 , 先别第一时间骂手机厂商优化烂 , 先想想是不是这个 App 自己的问题.
Android 手机使用中的卡顿问题 , 一般来说手机厂商和 App 开发商都会非常重视 , 所以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 App 开发者 , 都会对卡顿问题非常重视 , 内部一般也会有专门的基础组或者优化组来进行优化 .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非常棒的第三方性能监控工具 , 比如腾讯的 Matrix ; 手机厂商一般也会有自己的性能监控方案 , 由于可以修改源码和避免权限问题 , 所以手机厂商可以拿到更多的数据 , 分析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说回流畅度 , 其实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丢帧 , 本来一秒中画面需要更新 60 帧,但是如果这期间只更新了 55 帧 , 那么在用户看来就是丢帧了 , 主观感觉就是卡了 , 尤其是帧率波动 , 用户的感知会更明显. 引起丢帧的原因非常多, 有硬件层面的 , 有软件层面的 , 也有 App 自身的问题. 所以这一部分我分为四篇文章去讲 , 会简单讲一下哪些原因会用户觉得卡顿丢帧 :
0.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1.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2.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
3.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低内存篇
在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应用自身原因导致的手机卡顿问题 , 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列举一些由 Android 平台自身原因导致的卡顿问题. 各大国内 Android 厂商的产品由于硬件性能有高有低 , 功能实现各有差异 , 团队技术能力各有千秋 , 所以其系统的质量也有高有低 , 这里我们就来列举一下 , 由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原因导致的性能问题.
Android 手机使用中的卡顿问题 , 一般来说手机厂商和 App 开发商都会非常重视 , 所以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 App 开发者 , 都会对卡顿问题非常重视 , 内部一般也会有专门的基础组或者优化组来进行优化 .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非常棒的第三方性能监控工具 , 比如腾讯的 Matrix ; 手机厂商一般也会有自己的性能监控方案 , 由于可以修改源码和避免权限问题 , 所以手机厂商可以拿到更多的数据 , 分析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说回流畅度 , 其实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丢帧 , 本来一秒中画面需要更新 60 帧,但是如果这期间只更新了 55 帧 , 那么在用户看来就是丢帧了 , 主观感觉就是卡了 , 尤其是帧率波动 , 用户的感知会更明显. 引起丢帧的原因非常多, 有硬件层面的 , 有软件层面的 , 也有 App 自身的问题. 所以这一部分我分为四篇文章去讲 , 会简单讲一下哪些原因会用户觉得卡顿丢帧 :
0.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1.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2.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
3.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低内存篇
Android 手机使用中的卡顿问题 , 一般来说手机厂商和 App 开发商都会非常重视 , 所以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 App 开发者 , 都会对卡顿问题非常重视 , 内部一般也会有专门的基础组或者优化组来进行优化 .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非常棒的第三方性能监控工具 , 比如腾讯的 Matrix ; 手机厂商一般也会有自己的性能监控方案 , 由于可以修改源码和避免权限问题 , 所以手机厂商可以拿到更多的数据 , 分析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说回流畅度 , 其实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丢帧 , 本来一秒中画面需要更新 60 帧,但是如果这期间只更新了 55 帧 , 那么在用户看来就是丢帧了 , 主观感觉就是卡了 , 尤其是帧率波动 , 用户的感知会更明显. 引起丢帧的原因非常多, 有硬件层面的 , 有软件层面的 , 也有 App 自身的问题. 所以这一部分我分为四篇文章去讲 , 会简单讲一下哪些原因会用户觉得卡顿丢帧 :
0.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1.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2.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
3.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低内存篇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是讲解一些分析 Systrace 的预备知识, 有了这些预备知识, 分析 Systrace 才会事半功倍, 更快也更有效率地找到问题点.
本文介绍了如何查看 Systrace 中的线程状态 , 如何对线程的唤醒信息进行分析, 如何解读信息区的数据, 以及介绍了常用的快捷键.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 相信你可以掌握进程和线程相关的一些信息, 也知道如何查看复杂的 Systrace 中包含的关键信息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是对 Systrace 进行简单介绍,介绍其简单使用方法;如何去看 Systrace;如何结合其他工具对 Systrace 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2018 年初写了一篇<2017 年度最推荐-给辛勤工作的自己一点奖励> , 最近有人问我今年是否会有 2018 年的年度推荐,我想了想,2018 年虽然不景气,但是还是有一些好东西可以推荐给大家,于是便有了这一篇文章。
跟 2017年一样,我会把 2018 年里面我觉得体验很棒或者对工作生活很有帮助的东西推荐给大家,或许 2019 你会需要他们。推荐的内容包含了 App、硬件、书籍、博客、专栏等,希望能帮助到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这篇文章记录了 Android 性能优化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对应的优秀文章、公众号、博客、技术团队等),涵盖性能优化相关的方方面面。本文会持续更新,欢迎各位自荐或者推荐。
2017 不知不觉已经走过,博客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了,一个原因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怕写了技术误了大家,另一个原因是自己太懒了。鉴于上面两个原因,我决定此博客的更新,不再非要更新技术文章,一些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思考等,也会更新上来。一方面自己做个记录,如果能顺带给读者带来一点帮助,那自然是最好的(虽然没几个读者…)
2017 既然才刚刚过去,我觉得有必要把 2017 年里面我觉得体验很棒或者对工作生活很有帮助的东西推荐给大家,或许 2018 你会需要他们。推荐的内容包含了 App、硬件、书籍、器材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东西是我觉得 2017 年给我带来很大帮助的,适合我不一定适合你。话不多说,直接上内容吧!
之前有人在知乎提问:“怎么计算apk的启动时间?” :
利用python或者直接用adb命令怎么计算apk的启动时间呢?就是计算从点击图标到apk完全启动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对游戏来说就是点击游戏图标到进入到登录界面的这段时间。
已知的两种方法貌似可以获取,但是感觉结果不准确:一种是,adb shell am start -w packagename/activity,这个可以得到两个值,ThisTime和TotalTime,不知道两个有什么区别,而且与实际启动时间不匹配,两者相加都可能比实际启动时间小(测试游戏的时候差别更大);另外一种是通过adb logcat的方式,感觉获取的结果也与实际有差别。
我和另外一个同事郭启发 针对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不过毕竟知乎上看的人会比较少,所以我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将这两个答案整理了一下,记录到博客中,一来算是一个小的总结,之后自己看得时候比较方便,二来给需要的同学一个更加方便的途径。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OnTrimMemory 回调是 Android 4.0 之后提供的一个API,这个 API 是提供给开发者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提示开发者在系统内存不足的时候,通过处理部分资源来释放内存,从而避免被 Android 系统杀死。这样应用在下一次启动的时候,速度就会比较快。
本文通过问答的方式,从各个方面来讲解 OnTrimMemory 回调的使用过程和效果。想要开发高性能且用户体验良好的 Android 应用,那么这篇文章你不应该错过。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在实际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容易导致内存泄露的一些情况。开发人员如果在进行代码编写之前就有内存泄露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写出来的代码会强壮许多,写这篇文章也是这个初衷。本文从Android开发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入手,介绍了如何在Bitmap、数据库查询、9-patch、过渡绘制等方面优化内存的使用。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为了使垃圾回收器可以正常释放程序所占用的内存,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出现内存泄漏的情况(通常都是由于全局成员变量持有对象引用所导致的),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去释放对象引用。对于大多数的应用程序而言,后面其它的事情就可以都交给垃圾回收器去完成了,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不再被其它对象所持有,那么系统就会将这个对象所分配的内存进行回收。
我们在开发软件的时候应当自始至终都把内存的问题充分考虑进去,这样的话才能开发出更加高性能的软件。而内存问题也并不是无规律可行的,Android系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内存优化的建议技巧,只要按照这些技巧来编写程序,就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在内存性能发面表现得相当不错。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小细节的优化技巧,当这些小技巧综合使用起来的时候,对于整个App的性能提升还是有作用的,只是不能较大幅度的提升性能而已。选择合适的算法与数据结构才应该是你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这篇文章中不会涉及这方面。你应该使用这篇文章中的小技巧作为平时写代码的习惯,这样能够提升代码的效率。
本文的原文为Google官方Training的性能优化部分,这一章节主要讲解的是高性能Android代码优化建议,建议所有Android应用开发者都仔细阅读这份文档,并将所提到的编码思想运用到实际的Android开发中。
系列文章目录: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综述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Render Performance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Overdraw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VSYNC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Profile GPU Rendering
“If you can measure it, you can optimize it” is a common term in the computing world, and for Android’s rendering system, the same thing holds true. In order to optimize your pipeline to be more efficient for rendering, you need a tool to give you feedback on where the current perf problems lie.
And in this video, +Colt McAnlis walks you through an on-device tool that’s built for this exact reason. “Profile GPU Rendering”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stages of the rendering pipeline, and also get a chance to see what portions of it might be taking too long,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for your application.
GPU Profile工具
渲染性能问题往往是偷取你宝贵帧数的罪魁祸首,这种问题很容易产生,很容易出现,而且在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的帮助下,也非常容易去追踪. 使用Peofile GPU Rendering tool,你可以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究竟是什么导致你的应用程序出现卡顿,变慢的情况.
系列文章目录: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综述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Render Performance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Overdraw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VSYNC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Profile GPU Rendering
Unbeknown to most developers, there’s a simple hardware design that defines everything about how fast your application can draw things to the screen.
You may have heard the term VSYNC - VSYNC stands for vertical synchronization and it’s an event that happens every time your screen starts to refresh the content it wants to show you.
Effectively, VSYNC is the product of two components Refresh Rate (how fast the hardware can refresh the screen), and Frames Per Second (how fast the GPU can draw images), and in this video +Colt McAnlis walks through each of these topics, and discusses where VSYNC (and the 16ms rendering barrier) comes from, and why it’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if you want a silky smooth application.
基本概念
想要开发一个高性能的应用程序,首先你得了解他的硬件工作原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使用它,应用程序运行速度的快慢,很容易被人误解为硬件进程的控制问题,然而这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渲染性能.如果你想要提高你应用程序的渲染性能,你就必须知道什么是VSYNC.
系列文章目录: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综述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Render Performance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Overdraw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VSYNC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Profile GPU Rendering
One of the most problematic performance problems on Android is the easiest to create; thankfully, it’s also easy to fix.
OVERDRAW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how many times a pixel has been re-drawn in a single frame of rendering. It’s a troublesome issue, because in most cases, pixels that are overdrawn do not end up contributing to the final rendered image. As such, it amounts to wasted work for your GPU and CPU.
Fixing overdraw has everything to do with using the available on-device tools, like Show GPU Overdraw, and then adjusting your view hierarchy in order to reduce areas where it may be occurring.
OverDraw概念
视频开头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你是一个粉刷匠,你应该会知道,给墙壁粉刷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而且如果你需要重新粉刷一遍的话(比如对颜色不满意),那么第一次的粉刷就白干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应用程序中出现了过度绘制问题,那么你之前所做的事情也就白费了.如果你想兼顾高性能和完美的设计,那么你的程序可能会出现一个性能问题:OverDraw!
OverDraw是一个术语, 它表示某些组件在屏幕上的一个像素点的绘制超过1次.如下面的图所示,我们有一堆重叠的卡片,被用户激活的卡片在最上面,而那些没有激活的卡片在下面,这意味着我们画大力气绘制的那些卡片,基本都是不可见的.问题就在于次,我们像素渲染的并不全是用户最后能看打的部分, 这是在浪费GPU的时间!
系列文章目录: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综述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Render Performance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Overdraw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VSYNC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Profile GPU Rendering
Rendering performance is all about how fast you can draw your activity, and get it updated on the screen. Success here means your users feeling like your application is smooth and responsive, which means that you’ve got to get all your logic completed, and all your rendering done in 16ms or less, each and every frame. But that might be a bit more difficult than you think.
In this video, +Colt McAnlis takes a look at what “rendering performance” means to developers, alongside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pitfalls that are ran into; and let’s not forget the important stuff: the tools that help you track down, and fix these issues before they become large problems.
Android渲染知识
当你觉得自己开发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应用的时候,你的用户可能并不会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你的应用又慢又卡,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那种顺滑,更谈不上改变这该死的世界了,回收站走你!等等!明明我这个应用在我的Nexus5上非常顺滑啊?你咋能说又慢又卡呢?如果你对Android的碎片化有一定了解的话,你就应该知道,很多低配置的手机并不像Nexus5那样有强大的处理器和GPU,以及没有被怎么污染的原生系统。
如果有大量的用户投诉说你的应用又卡又慢的时候,不要总是抱怨用户的低端手机,有时候问题就出在你的应用本身,也就意味着你的Android存在比较严重的渲染性能问题。只有真正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源,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所以了解Android渲染相关的知识,是一个Android开发者必不可少的知识。
系列文章目录: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综述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Render Performance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Overdraw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Understanding VSYNC
- 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之Profile GPU Rendering
2015年1月6日,Google官方发布了一系列关于Android性能优化的小视频,将其命名为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s,这一些列视频放在YouTube上,观看的话需要科学地上网。

官方简介:
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s is a collection of videos focused entirely on helping developers write faster, more performant Android Applications. On one side, it’s about peeling back the layers of the Android System, and exposing how things are working under the hood. On the other side, it’s about teaching you how the tools work, and what to look for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right perf out of your app.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s is all giving you the right resources, at the right time to help make the fastest, smoothest, most awesome experience for your users. And that’s the whole point, right?
总之就是一系列讲解Android性能相关的视频。这些小视频的时间非常短,在3-5分钟之内,主讲人的英文语速也非常快,初期这些视频没有翻译的时候,着实考验了一把听力。好消息是现在这些视频已经都有中英文字幕了。
这些视频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信息量却非常大,有些他一句话带过的内容,我们却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他的原理,或者研究一个调试工具如何使用。也就是说,这一系列视频并没有真正教你如何去优化你的应用,而是告诉你关于Android性能优化你需要知道的知识,这样你去优化你的Android应用的时候,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本文是 MAT 工具使用系列的第二篇,这个系列共三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MAT 来分析内存问题,既可以是 Java 应用的内存问题,也可以是 Android 应用的内存问题:
在使用MAT查看应用程序内存使用情况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Bitmap对象以及BitmapDrawable$BitmapState对象,而且在内存使用上,Bitmap所占用的内存占大多数.在这样的情况下, Bitmap所造成的内存泄露尤其严重, 需要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处理.在这样的需求下, 当我们在MAT中发现和图片相关的内存泄露的时候, 如果能知道是那一张图片,对分析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就介绍如何将MAT中的Bitmap数组对象还原成一张图片。
本文是 MAT 工具使用系列的第一篇,这个系列共三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MAT 来分析内存问题,既可以是 Java 应用的内存问题,也可以是 Android 应用的内存问题:
MAT简介
MAT介绍
MAT(Memory Analyzer Tool),一个基于 Eclipse 的内存分析工具,是一个快速、功能丰富的JAVA heap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内存泄漏和减少内存消耗。使用内存分析工具从众多的对象中进行分析,快速的计算出在内存中对象的占用大小,看看是谁阻止了垃圾收集器的回收工作,并可以通过报表直观的查看到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对象。

当然MAT也有独立的不依赖Eclipse的版本,只不过这个版本在调试Android内存的时候,需要将DDMS生成的文件进行转换,才可以在独立版本的MAT上打开。不过Android SDK中已经提供了这个Tools,所以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前言
本文是一篇译文,原文Android Performance Case Study Follow-up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Romain Guy。本文讲述了Android性能优化的一些技巧、方法和工具。
译文正文
两年前,我发表了一篇名为Android Performance Case Study 的文章,来帮助Android开发者了解需要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手段来确定、追踪和优化性能问题。
那篇文章以一个Twitter客户端 Falcon Pro为典范,其开发人员为 Joaquim Vergès. Joaquim人不错,他允许我在我的文章中使用它的程序作为例子,并且快速处理了我发现的所有问题。一切都OK,直到Joaquim 从头开始开发Falcon Pro 3,前不久在他准备发布它的新应用的时候,他联系了我,因为他有一个和滚动相关的性能问题需要我来帮助他,这一次我依然没有源代码可以参考。
本文是一篇译文,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四篇.讲述的是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些实用的API,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人不知道,记录下来,如果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极好的.由于不是严格的博文,所以翻译也不那么严格,有些工具和类我也会经常用,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些地方坐在并没有将这个工具的作用讲出来,我会补充上去.
博客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到了新公司后,一直比较忙,博客也更新地不那么频繁了,倒是利用这个VPS搭建的VPN每天都在用,速度也蛮不错的。最近一直在看Android上和性能相关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Android性能优化,才发现Android性能这一块,自己懂得还是太少了,所以从上层开始看,也算是一点一点入门吧。这个系列将讲解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和性能相关的内容。
首先将讲解一下GPU过渡绘制,也是开发者最直接接触的部分吧,这个内容将分为两个部分来将讲,第一部分初步讲解一下gpu过渡绘制的原理,和一些优化建议,第二部分将用实际例子来讲解优化GPU过渡绘制的一般步骤。
过渡绘制概念
GPU过渡绘制的概念:GPU过度绘制指的是在屏幕一个像素上绘制多次(超过一次),比如一个TextView后有背景,那么显示文本的像素至少绘了两次,一次是背景,一次是文本。GPU过度绘制或多或少对性能有些影响,设备的内存带宽是有限的,当过度绘制导致应用需要更多的带宽(超过了可用带宽)的时候性能就会降低。带宽的限制每个设备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本文是一篇译文,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二篇.讲述的是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些实用的API,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人不知道,记录下来,如果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极好的.由于不是严格的博文,所以翻译也不那么严格,有些工具和类我也会经常用,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些地方坐在并没有将这个工具的作用讲出来,我会补充上去.
本文是一篇译文,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讲述的是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些实用的API,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人不知道,记录下来,如果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极好的.由于不是严格的博文,所以翻译也不那么严格,有些工具和类我也会经常用,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些地方坐在并没有将这个工具的作用讲出来,我会补充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