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Performance

loading
Android Weekly 2025-20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9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8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7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6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5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11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09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订阅渠道:[微信公众号] | [知乎专栏] | [掘金] | [RSS]

Android Weekly 2025-05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本周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Android Weekly 2025-01 期

Android Weekly 是一份专注于 Android 技术生态的周刊,每周一更新。本周刊深入挖掘 Android 系统架构、性能优化、跨平台开发、AI 等领域的高质量技术内容,为开发者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洞察。

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掘金专栏、个人博客、竹白等平台订阅和阅读。

本期作为 2025 年的第一期,我将为大家呈现去年精心收集的精华内容,涵盖技术与非技术领域,涉及个人开发者、团队建设、公众号运营以及个人博客等多个方面,力求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价值。内容可能有点多,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

当 App 有了系统权限,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前一段时间有个 App 很火,是 Android App 利用了 Android 系统漏洞,获得了系统权限,做了很多事情。想看看这些个 App 在利用系统漏洞获取系统权限之后,都干了什么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由于准备仓促,有些 Code 没有仔细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研究研究,多多讨论,对应的文章和 Code 链接都在下面:

  1. 深蓝洞察:2022 年度最 “不可赦” 漏洞
  2. XXX apk 内嵌提权代码,及动态下发 dex 分析
  3. Android 反序列化漏洞攻防史话

关于这个 App 是如何获取这个系统权限的,Android 反序列化漏洞攻防史话,这篇文章讲的很清楚,就不再赘述了,我也不是安全方面的专家,但是建议大家多读几遍这篇文章

Android 性能优化的术、道、器

黑客与画家

Paul Graham 在其著作 <黑客与画家> 中断言:“不同语言的执行效率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性能分析器(profiler)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性能分析并没有受到重视。许多人好像仍然相信,程序运行速度提升的关键在于开发出能够生成更快速代码的编译器。代码效率与机器性能的差距正在不断加大,我们将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应用软件运行速度提升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性能分析器帮助指导程序开发。”
by Paul Graham 黑客与画家

谷歌搜索 「Android 优化工具」,你会找到很多与此相关的内容。他们的问题在于要么是内容高度重复、要么是直接讲使用方法,很少会给你介绍整体性的架构,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会种「一个工具搞定一切」的错误认知。以笔者团队的多年经验来看,在性能分析领域这种银弹级别的工具是不存在的。工具在发展,老问题会以新的方式变样出现,不掌握核心逻辑的话始终会让你浮于技术的表面。

本文首先系统性的梳理性能分析中的可观测性技术,它涵盖数据类型、抓取方法以及分析方法等三部分内容,之后是介绍谷歌提供的「三大件」分析工具。目的是想让你了解不变的理论性的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在安卓环境中可用的工具,这些可以让你少走一些弯路,直接复用前辈们的经验。

回顾 2021

2021 已经过去,趁着元旦假期,回顾一下 2021,随意一些,想到哪里写哪里吧。主要是对 2021 年的一个回顾,以及 2022 年的展望,2021 年当了爸爸,换了工作(中间还居家无聊了好久),收获了更多的朋友,也算是过的还可以

不过在个人成长方面,甚至感觉有点退步,这让我觉得有点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22 年是需要好好深耕的一年,希望能和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一起进步,共勉

另外也盘点了一下知识分享相关的数据,分享了一下这方面的收入,个人新增和推荐的硬件、个人推荐的软件等,感兴趣的可以自取

Android Systrace 响应速度实战 3 :响应速度延伸知识

在讨论 Android 性能问题的时候,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三个性能相关的知识点通常会放到一起来讲,因为引起卡顿、响应慢、ANR 的原因类似,只不过根据重要程度,被人为分成了卡顿、响应慢、ANR 三种,所以我们可以定义广义上的卡顿,包含了卡顿、响应慢和 ANR 三种,所以如果用户反馈说手机卡顿或者 App 卡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广义上的卡顿,需要搞清楚,到底出现了哪一种问题

如果是动画播放卡顿、列表滑动卡顿这种,我们一般定义为 狭义的卡顿,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Jank;如果是应用启动慢、亮灭屏慢、场景切换慢,我们一般定义为 响应慢,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Slow ;如果是发生了 ANR,那就是 应用无响应问题 。三种情况所对应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不太一样,所以需要分开来讲

另外在 App 或者厂商内部,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几个性能指标都是有单独的标准的,比如 掉帧率、启动速度、ANR 率等,所以针对这些性能问题的分析和优化能力,对开发者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本文是响应速度系列的第三篇,主要是讲在使用 Systrace 分析应用响应速度问题的时候,其中的一些延伸知识,包括启动速度测试、Log 输出解读、Systrace 状态解读、三方启动库等内容

Android Systrace 响应速度实战 2 :响应速度实战分析-以启动速度为例

在讨论 Android 性能问题的时候,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三个性能相关的知识点通常会放到一起来讲,因为引起卡顿、响应慢、ANR 的原因类似,只不过根据重要程度,被人为分成了卡顿、响应慢、ANR 三种,所以我们可以定义广义上的卡顿,包含了卡顿、响应慢和 ANR 三种,所以如果用户反馈说手机卡顿或者 App 卡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广义上的卡顿,需要搞清楚,到底出现了哪一种问题

如果是动画播放卡顿、列表滑动卡顿这种,我们一般定义为 狭义的卡顿,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Jank;如果是应用启动慢、亮灭屏慢、场景切换慢,我们一般定义为 响应慢 ,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Slow ;如果是发生了 ANR,那就是 应用无响应问题 。三种情况所对应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不太一样,所以需要分开来讲

另外在 App 或者厂商内部,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几个性能指标都是有单独的标准的,比如 掉帧率启动速度ANR 率等,所以针对这些性能问题的分析和优化能力,对开发者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本文是响应速度系列的第二篇,主要是以 Android App 冷启动为例,讲解如何使用 Systrace 来分析 App 冷启动

Android Systrace 响应速度实战 1 :了解响应速度原理

在讨论 Android 性能问题的时候,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三个性能相关的知识点通常会放到一起来讲,因为引起卡顿、响应慢、ANR 的原因类似,只不过根据重要程度,被人为分成了卡顿、响应慢、ANR 三种,所以我们可以定义广义上的卡顿,包含了卡顿、响应慢和 ANR 三种,所以如果用户反馈说手机卡顿或者 App 卡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广义上的卡顿,需要搞清楚,到底出现了哪一种问题

如果是动画播放卡顿、列表滑动卡顿这种,我们一般定义为 狭义的卡顿,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Jank;如果是应用启动慢、亮灭屏慢、场景切换慢,我们一般定义为 响应慢 ,对应的英文描述我觉得应该是 Slow ;如果是发生了 ANR,那就是 应用无响应问题 。三种情况所对应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不太一样,所以需要分开来讲

另外在 App 或者厂商内部,卡顿响应速度ANR 这几个性能指标都是有单独的标准的,比如 掉帧率启动速度ANR 率等,所以针对这些性能问题的分析和优化能力,对开发者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本文是响应速度系列的第一篇,主要是讲响应速度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性能工程概述、响应速度涉及到的知识点、响应速度的分析方法和套路等

Android Systrace 流畅性实战 3 :卡顿分析过程中的一些疑问

不同的人对流畅性(卡顿掉帧)有不同的理解,对卡顿阈值也有不同的感知,所以有必要在开始这个系列文章之前,先把涉及到的内容说清楚,防止出现不同的理解,也方便大家带着问题去看这几篇问题,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说明

  1. 对手机用户来说,卡顿包含了很多场景,比如在 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窗口动画不连贯、滑动不跟手、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 等场景,这些场景跟我们开发人员所理解的卡顿还有点不一样,开发人员会更加细分去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一个认知差异,这一点在处理用户(或者测试人员)的问题反馈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2. 对开发人员来说,上面的场景包括了 流畅度(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窗口动画不连贯、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响应速度(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滑动不跟手)、稳定性(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这三个大的分类。之所以这么分类,是因为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太一样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快速分辨问题是属于哪一类很重要
  3. 在技术上来说,流畅度、响应速度、稳定性(ANR)这三类之所以用户感知都是卡顿,是因为这三类问题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主线程的 Message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超时,根据不同的超时阈值来进行划分而已,所以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对系统的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会介绍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
  4.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分析流畅度相关的问题,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在理解了流畅性相关的内容之后,再去分析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问题会事半功倍
  5.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讲如何使用 Systrace (Perfetto) 工具去分析,之所以 Systrace 为切入点,是因为影响流畅度的因素很多,有 App 自身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而 Systrace(Perfetto) 工具可以从一个整机运行的角度来展示问题发生的过程,方便我们去初步定位问题
Android Systrace 流畅性实战 2 :案例分析 - MIUI 桌面滑动卡顿分析

不同的人对流畅性(卡顿掉帧)有不同的理解,对卡顿阈值也有不同的感知,所以有必要在开始这个系列文章之前,先把涉及到的内容说清楚,防止出现不同的理解,也方便大家带着问题去看这几篇问题,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说明

  1. 对手机用户来说,卡顿包含了很多场景,比如在 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窗口动画不连贯、滑动不跟手、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 等场景,这些场景跟我们开发人员所理解的卡顿还有点不一样,开发人员会更加细分去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一个认知差异,这一点在处理用户(或者测试人员)的问题反馈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2. 对开发人员来说,上面的场景包括了 流畅度(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窗口动画不连贯、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响应速度(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滑动不跟手)、稳定性(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这三个大的分类。之所以这么分类,是因为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太一样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快速分辨问题是属于哪一类很重要
  3. 在技术上来说,流畅度、响应速度、稳定性(ANR)这三类之所以用户感知都是卡顿,是因为这三类问题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主线程的 Message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超时,根据不同的超时阈值来进行划分而已,所以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对系统的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会介绍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
  4.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分析流畅度相关的问题,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在理解了流畅性相关的内容之后,再去分析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问题会事半功倍
  5.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讲如何使用 Systrace (Perfetto) 工具去分析,之所以 Systrace 为切入点,是因为影响流畅度的因素很多,有 App 自身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而 Systrace(Perfetto) 工具可以从一个整机运行的角度来展示问题发生的过程,方便我们去初步定位问题
Android Systrace 流畅性实战 1 :了解卡顿原理

不同的人对流畅性(卡顿掉帧)有不同的理解,对卡顿阈值也有不同的感知,所以有必要在开始这个系列文章之前,先把涉及到的内容说清楚,防止出现不同的理解,也方便大家带着问题去看这几篇问题,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说明

  1. 对手机用户来说,卡顿包含了很多场景,比如在 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窗口动画不连贯、滑动不跟手、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 等场景,这些场景跟我们开发人员所理解的卡顿还有点不一样,开发人员会更加细分去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一个认知差异,这一点在处理用户(或者测试人员)的问题反馈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2. 对开发人员来说,上面的场景包括了 流畅度(滑动列表的时候掉帧、窗口动画不连贯、重启手机进入桌面卡顿)、响应速度(应用启动白屏过长、点击电源键亮屏慢、滑动不跟手)、稳定性(界面操作没有反应然后闪退、点击图标没有响应)这三个大的分类。之所以这么分类,是因为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太一样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快速分辨问题是属于哪一类很重要
  3. 在技术上来说,流畅度、响应速度、稳定性(ANR)这三类之所以用户感知都是卡顿,是因为这三类问题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主线程的 Message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超时,根据不同的超时阈值来进行划分而已,所以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对系统的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会介绍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
  4.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分析流畅度相关的问题,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在理解了流畅性相关的内容之后,再去分析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问题会事半功倍
  5. 流畅性这个系列主要是讲如何使用 Systrace (Perfetto) 工具去分析,之所以 Systrace 为切入点,是因为影响流畅度的因素很多,有 App 自身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而 Systrace(Perfetto) 工具可以从一个整机运行的角度来展示问题发生的过程,方便我们去初步定位问题
Android App 链式唤醒分析

MIUI 12 的发布, 将之前一直是应用开发者和 Rom 开发者斗争最激烈的部分展示给了普通消费者, 让普通消费者也知道了这场斗争的细节, 正所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Rom 开发者由于有更高的代码修改权限, 始终占据着上风 ; App 开发者当然也不甘示弱, 各种保活拉起黑科技层出不穷,甚至 Google 都参与到了这部分斗争中, 居中调和, 制定各种规则来规范双方. 当然斗争对双方来说都算是好事, 毕竟任何一方完全的胜利都会导致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不过双方斗争的受害者无疑还是使用手机的消费者 , App 如果斗争成功, 那么手机上各种后台进程乱跑, 杀不掉, 占用 CPU 和内存 , 这不是消费者想看到的 ; 如果 Rom 开发者斗争成功 , App 的体验必定会大打折扣 , 各位 App 开发者应该深有体会.

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到, 其实各个手机厂商对付这一套都有自己的策略, 基本上都可以搞定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至于隐私 , 李彦宏曾经说过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 大家想想在微信里面复制一段话打开到淘宝就可以自动跳转到这个物品, 方不方便? 好不好用? 还想不想用? 剪贴板再借我看一看?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SurfaceFlinger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主要是对 SurfaceFlinger 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单介绍,介绍了 SurfaceFlinger 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线程,包括 Vsync 信号的解读、应用的 Buffer 展示、卡顿判定等,由于 Vsync 这一块在 Systrace 基础知识 - Vsync 解读Android 基于 Choreographer 的渲染机制详解 这两篇文章里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讲解了。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CPU Info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十二篇,主要是对 Systrace 中的 CPU 信息区域(Kernel)进行简单介绍,简单介绍了如何在 Systrace 中查看 Kernel 模块输出的 CPU 相关的信息,了解 CPU 频率、调度、锁频、锁核相关的信息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Triple Buffer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主要是对 Systrace 中的 Triple Buffer 进行简单介绍,简单介绍了如何在 Systrace 中判断卡顿情况的发生,进行初步的定位和分析,以及介绍 Triple Buffer 的引入对性能的影响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Binder 和锁竞争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十篇,主要是对 Systrace 中的 Binder 和锁信息进行简单介绍,简单介绍了 Binder 的情况,介绍了 Systrace 中 Binder 通信的表现形式,以及 Binder 信息查看,SystemServer 锁竞争分析等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Vsync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七篇,主要是是介绍 Android 中的 Vsync 机制。文章会从 Systrace 的角度来看 Android 系统如何基于 Vsync 每一帧的展示。Vsync 是 Systrace 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机制,虽然我们在操作手机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 Systrace 中我们可以看到,Android 系统在 Vsync 信号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者每一帧的渲染、合成操作,使我们可以享受稳定帧率的画面。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App 启动优化全记录

本文参考了目前大部分 Android 应用启动优化的方案,将大家的方案做一个汇总,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只需要对照这篇文章,看看其他人的方案,查漏补缺。很多方案是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去做优化的,所以这里也没有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要用到哪一个方案的时候,可以具体去网上查找对应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这里只是做一个汇总

另外我还加上了部分系统厂商所做的启动相关的优化,不过只写了一些我知道的,还有一些厂商有黑科技,就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了。知道厂商做的事情,可能也会帮助到你,比如联系厂商做白名单、接入厂商 SDK 等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MainThread 和 RenderThread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九篇,主要是是介绍 Android App 中的 MainThread 和 RenderThread,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主线程渲染线程。文章会从 Systrace 的角度来看 MainThread 和 RenderThread 的工作流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卡顿、软件渲染、掉帧计算等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Input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六篇,主要是对 Systrace 中的 Input 进行简单介绍,介绍其 Input 的流程; Systrace 中 Input 信息的体现 ,以及如何结合 Input 信息,分析与 Input 相关的问题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中的“后台无效动画“行为分析

当一个 Android App 退到后台之后,只要他没有被杀死,那么他做什么事情大家都不要奇怪,因为这就是 Android。但是当用户知道一个你一个 App 退到后台之后还在持续做无效的动画,而这个动画完全是无意义的,而且用户还不知道他在做动画,消耗用户那可怜的电量的时候,轻则被多任务杀掉,禁止后台运行,重则直接卸载。

一般的开发者很难发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经常使用 Systrace ,多开几十个应用然后退回到桌面,左右滑动抓取 Systrace ,就可以很容易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后台的应用,还在频繁地做无效的动画。

这里说的后台做动画,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应用在退到后台之后,用户看不到任何这个 App 界面的时候,他仍然在后台不断地更新,耗费 CPU。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好多个,毕竟 往 Choreographer 扔 CALLBACK_ANIMATION 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每个应用可能都不一样,但最终还是需要各个应用去做修复

Android 基于 Choreographer 的渲染机制详解

本文介绍了 App 开发者不经常接触到但是在 Android Framework 渲染链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 Choreographer。包括 Choreographer 的引入背景、Choreographer 的简介、部分源码解析、Choreographer 与 MessageQueue、Choreographer 和 APM,以及手机厂商基于 Choreographer 的一些优化思路

Choreographer 的引入,主要是配合 Vsync ,给上层 App 的渲染提供一个稳定的 Message 处理的时机,也就是 Vsync 到来的时候 ,系统通过对 Vsync 信号周期的调整,来控制每一帧绘制操作的时机. 目前大部分手机都是 60Hz 的刷新率,也就是 16.6ms 刷新一次,系统为了配合屏幕的刷新频率,将 Vsync 的周期也设置为 16.6 ms,每个 16.6 ms , Vsync 信号唤醒 Choreographer 来做 App 的绘制操作 ,这就是引入 Choreographer 的主要作用. 了解 Choreographer 还可以帮助 App 开发者知道程序每一帧运行的基本原理,也可以加深对 Message、Handler、Looper、MessageQueue、Measure、Layout、Draw 的理解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低内存篇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这篇文章中 , 实际案例这里我们有列举一些由于系统低内存导致的卡顿 , 由于 Android 低内存对整机性能影响比较大 , 所以单独写一篇文章 , 来概述系统低内存对整机性能的影响 .

随着 Android 系统版本的更迭 , 以及 App 的代码膨胀 , Android 系统对内存的需求越来越大 , 但是目前市面上还存在着大量的 4G 内存以下的机器 , 这部分用户就很容易遇到整机低内存的情况 , 尤其是在系统大版本更新和 App 越装越多的情况下 .

Android 低内存会导致性能问题 , 具体表现就是响应慢和卡顿 . 比如启动一个应用要花比平时更长的时间 ; 滑动列表会掉更多帧 ; 后台的进程减少导致冷启动变多 ; 手机很容易发热发烫等 , 下面我会概述发生这些性能问题的原因 . Debug 的方法 , 以及可能的优化措施 .

Android 桌面被杀问题分析案例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因为一个实际遇到的问题 ,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 , 不过在分析了这个问题然后写日记的时候 , 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分析的过程有必要记录一下 , 分享给大家 . 分析过程中有用到一些工具 , 一些方法 , 也从另外一个聪明的小伙伴梅明那里学到了一些分析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技巧 .

这篇文章中分析过程包括我之前在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里面提到的一些工具 , 包括 : 复现视频 \ Event Log \ Android Studio 源码和 App Debug \ Android Studio Profile \ Systrace \ Dumpsys \ PS 等 . 大多数工具大家都在开发过程中使用过 , 这次分析正是使用了这些工具相互配合 , 最终找到的问题的原因.

大家看下来可能会觉得 , 这么简单一个问题还需要写一篇文章 ?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记录给自己 , 二是觉得分析过程比较有普遍性 , 包括分析思路和工具的使用 , 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 , 那么最好不过了 , 如果你也有好的思路或者独家调试技巧 , 欢迎大家扫描关于我 里面的讨论群二维码加入群聊 , 共同进步!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应用自身原因导致的手机卡顿问题 , 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列举一些由 Android 平台自身原因导致的卡顿问题. 各大国内 Android 厂商的产品由于硬件性能有高有低 , 功能实现各有差异 , 团队技术能力各有千秋 , 所以其系统的质量也有高有低 , 这里我们就来列举一下 , 由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原因导致的性能问题.

Android 手机使用中的卡顿问题 , 一般来说手机厂商和 App 开发商都会非常重视 , 所以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 App 开发者 , 都会对卡顿问题非常重视 , 内部一般也会有专门的基础组或者优化组来进行优化 .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非常棒的第三方性能监控工具 , 比如腾讯的 Matrix ; 手机厂商一般也会有自己的性能监控方案 , 由于可以修改源码和避免权限问题 , 所以手机厂商可以拿到更多的数据 , 分析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说回流畅度 , 其实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丢帧 , 本来一秒中画面需要更新 60 帧,但是如果这期间只更新了 55 帧 , 那么在用户看来就是丢帧了 , 主观感觉就是卡了 , 尤其是帧率波动 , 用户的感知会更明显. 引起丢帧的原因非常多, 有硬件层面的 , 有软件层面的 , 也有 App 自身的问题. 所以这一部分我分为四篇文章去讲 , 会简单讲一下哪些原因会用户觉得卡顿丢帧 :

0.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方法论
1.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系统篇
2.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应用篇
3. Android 中的卡顿丢帧原因概述 - 低内存篇

Android 中的 Activity Launch Mode 详解

Android 中的 Activity 有几种比较重要的启动模式,Standard\SingleTop\SingleTask\SingleInstance , 每一种启动模式有不同的使用场景, 网上也有许多分析这个的文章, 这里我以 Demo 的模式, 从 Activity 栈的角度来展示不同启动模式下的 Activity 的行为.

Activity 栈是一个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各位可以关注在每一步操作之后, 栈内容那一栏 , 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不同的启动模式.

Demo 比较简单, 我也放到了 Github 上 , https://github.com/Gracker/AndroidLaunchModeTest ,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跑一下 , 看看结果 , 只需要修改 StandardActivity 里面的跳转 Activity 就可以了.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分析 Systrace 预备知识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是讲解一些分析 Systrace 的预备知识, 有了这些预备知识, 分析 Systrace 才会事半功倍, 更快也更有效率地找到问题点.

本文介绍了如何查看 Systrace 中的线程状态 , 如何对线程的唤醒信息进行分析, 如何解读信息区的数据, 以及介绍了常用的快捷键.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 相信你可以掌握进程和线程相关的一些信息, 也知道如何查看复杂的 Systrace 中包含的关键信息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SystemServer 解读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四篇,主要是对 SystemServer 进行简单介绍,介绍了 SystemServer 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线程,由于 Input 和 Binder 比较重要,所以单独拿出来讲,在这里就没有再涉及到。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基础知识 -- Why 60 fps ?

本文是 Systrace 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解释一下为何大家总是强调 60 fps。60 fps 是一个软件的概念,与屏幕刷新率里面提到的 60hz 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新的流畅体验,90Hz 漫谈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的运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Systrace -- 系列文章目录

随着 Systrace 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加上 Android 版本的更迭,之前写的 Systrace 系列教程已经有点过时;另外随着自己技能的完善,从 Systrace 里挖掘了更多的信息,对解决各种性能问题很有帮助。这些技能我需要记录下来,增强自己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如果能帮助到看文章的人,也是极好的

本系列的目的是通过 Systrace 这个工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 Android 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 Framework 进行学习。也许你看了很多讲 Framework 的文章,但是总是记不住代码,或者不清楚其运行的流程,也许从 Systrace 这个图形化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Android 新的流畅体验,90Hz 漫谈
PC 上高刷新率屏幕很早就出来了,但是 Android 上高刷新率屏幕出现在 Android 手机上还只是这两年的事情,尽管雷蛇去年就推出了 120Hz 屏幕的手机,但是反响平平;而个人认为今年努比亚的红魔 3 和 OnePlus 的 7 Pro 推出的 90Hz 的屏幕才是 Android 手机目前这个阶段最好的选择,也是目前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个点。对高刷新率屏幕没啥概念的,可以去苹果体验店体验一下 120Hz 刷新率的 iPad Pro。 技术术语解释什么是屏幕刷新率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屏幕刷新率,简单来说,屏幕刷新率是一个硬件的概念,是说屏幕这个硬件刷新画面的频率。 举例...
Android 系统开发源码环境搭建
不管是 Android App 开发工程师还是 Android 系统开发工程师,对 Android 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正好我这几天在家里搭建了个开发环境,把过程分享出来,有需要的人可以看一下。 大概的步骤包含下面几个: 安装 Ubuntu 系统 配置 Ubuntu 系统 安装必备的软件 配置 VPN (可选) 下载 AOSP 代码 配置编译环境并编译 Pixel 的代码 刷机 修改和编译 Framework 、Service、Res 建议准备下面的硬件,当然没有也没关系,有了更好 PC 或者笔记本 512GB 的 SSD Pixel 手机一台 安装 Ubuntu 系统...
Android 系统不释放内存吗?
除了 CPU,很多用户在选购手机的时候通常也会考虑内存大小,不同版本内存的手机价格也不一样,买多大内存的合适呢?Android 系统是怎么管理内存的呢?普通用户对 Android 手机的内存使用总是一头雾水,这个应用到底占了多少内存?系统到底占了多少内存?内存对我手机的使用体验有什么影响?到底怎么才能用好 Android 手机?换新手机换多大内存的会比较合适呢?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一个用户问 “Android 系统不释放内存吗?”,用户并不是不知道系统会释放内存,而是想知道其中的细节,好优化使用的体验,下面我就从用户的几个问题入手,来简单说明一下,比较深入的细节我后续的文章会详细介绍。 ...
关于 Android 系统流畅性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 Android 系统流畅度的东西,因为流畅度这个东西,是消费者最直接能体验到的,再加上 Android 一直为人诟病的越用越卡顿,使得大家在提到安卓机的时候,都会有一丝阴影。这也是大部分人买手机首先会考虑 iPhone 的一个原因。 由于 Google 对 Android 持开放态度,各个手机厂商生产不同产品定位的机器,以及各个 Android 应用的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影响 Android 流畅度的因素非常非常多,并非大家简单的以为是系统没有优化好,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不同 SOC 但是相同的系统,体验完全就是两种。 所以我想和大家聊聊影响 Android 系统流畅性...
知乎 救救你的 StartingWindow

我们经常说 iOS 整机体验要比 Android 好,这里有第三方软件的功劳(iOS 版本质量要高于 Android 版本质量),当然也归功于苹果对 iOS 的封闭系统的管控。应用想上 App Store,就得先过审核,不合规就给你打回来。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 iOS 和 Android 系统差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StartingWindow,通俗点说,就是应用启动页。iOS 和 Android 都有 StartingWindow,但是表现却完全不一样。iOS 开发要求应用必须要有一个 StartingWindow,且必须是一张图片(iOS 开发可以说说是否支持定制 Layout),用户点击桌面图标启动应用,不会有任何延迟,会立即显示这个图片;Android 系统的 StartingWindow 虽然也是系统提供的,但是由于开放性,Android 允许开发者自己定制 StartingWindow、disable StartingWindow、透明化 StartingWindow。

2017 年度好物推荐 - 给辛勤工作的自己一点奖励

2017 不知不觉已经走过,博客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了,一个原因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怕写了技术误了大家,另一个原因是自己太懒了。鉴于上面两个原因,我决定此博客的更新,不再非要更新技术文章,一些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思考等,也会更新上来。一方面自己做个记录,如果能顺带给读者带来一点帮助,那自然是最好的(虽然没几个读者…)

2017 既然才刚刚过去,我觉得有必要把 2017 年里面我觉得体验很棒或者对工作生活很有帮助的东西推荐给大家,或许 2018 你会需要他们。推荐的内容包含了 App、硬件、书籍、器材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东西是我觉得 2017 年给我带来很大帮助的,适合我不一定适合你。话不多说,直接上内容吧!

Android 中如何计算 App 的启动时间?

之前有人在知乎提问:“怎么计算apk的启动时间?” :

利用python或者直接用adb命令怎么计算apk的启动时间呢?就是计算从点击图标到apk完全启动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对游戏来说就是点击游戏图标到进入到登录界面的这段时间。
已知的两种方法貌似可以获取,但是感觉结果不准确:一种是,adb shell am start -w packagename/activity,这个可以得到两个值,ThisTime和TotalTime,不知道两个有什么区别,而且与实际启动时间不匹配,两者相加都可能比实际启动时间小(测试游戏的时候差别更大);另外一种是通过adb logcat的方式,感觉获取的结果也与实际有差别。

我和另外一个同事郭启发 针对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不过毕竟知乎上看的人会比较少,所以我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将这两个答案整理了一下,记录到博客中,一来算是一个小的总结,之后自己看得时候比较方便,二来给需要的同学一个更加方便的途径。

Android 应用启动优化:一种 DelayLoad 的实现和原理(下篇)

上一篇文章我们使用第三种方法来实现延迟加载。不过上一篇写的比较简单,只是讲解了如何去实现,这一篇就来讲一下为何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后面的原理。
其中会涉及到一些 Android 中的比较重要的类,以及 Activity 生命周期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函数。
其实这个其中的原理比较简单,不过要弄清楚其实现的过程,还是一件蛮好玩的事情,其中会用到一些工具,自己加调试代码等,一步一步下来,自己对 Activity 的启动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希望大家读完之后也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Android 应用启动优化 - 一种 DelayLoad 的实现和原理(上篇)

在 Android 开发中,应用启动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应用启动优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应用启动优化,其实核心思想就是在启动过程中少做事情,具体实践的时候无非就是下面几种:

  1. 异步加载
  2. 延时加载
  3. 懒加载

不用一一去解释,做过启动优化的估计都使用过,本篇文章将详细讲解一下一种延时加载的实现以及其原理.
其实这种加载的实现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其中的原理可能比较复杂,还涉及到Looper/Handler/MessageQueue/VSYNC等.以及其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还会有一些我自己额外的思考.

Android hwui 中 RenderThread 工作流程

前言

本篇文章是自己的一个学习笔记,记录了 Android 5.0 中 hwui 中的 RenderThread 的简单工作流程。由于是学习笔记,所以其中一些细节不会太详细,我只是将大概的流程走一遍,将其工作流标注出来,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去哪里查。

下图是我用 Systrace 抓取的一个应用启动的时候 RenderThread 的第一次 Draw 的 Trace 图,从这里面的顺序来看 RenderThread 的流程。熟悉应用启动流程的话应该知道,只有当第一次 DrawFrame 完成之后,整个应用的界面才会显示在手机上,在这之前,用户看到的是应用的 StartingWindow 的界面。

Android 代码内存优化建议 - OnTrimMemory 优化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1.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2.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3.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4.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OnTrimMemory 回调是 Android 4.0 之后提供的一个API,这个 API 是提供给开发者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提示开发者在系统内存不足的时候,通过处理部分资源来释放内存,从而避免被 Android 系统杀死。这样应用在下一次启动的时候,速度就会比较快。

本文通过问答的方式,从各个方面来讲解 OnTrimMemory 回调的使用过程和效果。想要开发高性能且用户体验良好的 Android 应用,那么这篇文章你不应该错过。

Android 代码内存优化建议 - Android 资源篇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1.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2.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3.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4.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在实际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中,容易导致内存泄露的一些情况。开发人员如果在进行代码编写之前就有内存泄露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写出来的代码会强壮许多,写这篇文章也是这个初衷。本文从Android开发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入手,介绍了如何在Bitmap、数据库查询、9-patch、过渡绘制等方面优化内存的使用。

Android 代码内存优化建议 - Android 官方篇

Android 内存优化系列文章:

  1.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官方篇
  2.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Java官方篇
  3.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Android资源篇
  4. Android代码内存优化建议-OnTrimMemory优化

为了使垃圾回收器可以正常释放程序所占用的内存,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出现内存泄漏的情况(通常都是由于全局成员变量持有对象引用所导致的),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去释放对象引用。对于大多数的应用程序而言,后面其它的事情就可以都交给垃圾回收器去完成了,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不再被其它对象所持有,那么系统就会将这个对象所分配的内存进行回收。

我们在开发软件的时候应当自始至终都把内存的问题充分考虑进去,这样的话才能开发出更加高性能的软件。而内存问题也并不是无规律可行的,Android系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内存优化的建议技巧,只要按照这些技巧来编写程序,就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在内存性能发面表现得相当不错。

Android 小技巧 - 5

本文是一篇译文,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五篇.讲述的是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些实用的API,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人不知道,记录下来,如果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极好的.由于不是严格的博文,所以翻译也不那么严格,有些工具和类我也会经常用,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些地方坐在并没有将这个工具的作用讲出来,我会补充上去.

Android 性能优化之过渡绘制 - 实战篇

前言

上一篇文章从理论的角度讲解了一下什么是过渡绘制,以及可以用来查看和确认过渡绘制的工具,还提供了一些优化过渡绘制的方法。对代码和布局比较熟悉的人,看完上一篇其实就已经可以对自己的应用进行优化了。我记得有人说过,用iphone你只需要保证苹果有节操即可,用Android你就得保证所有的Android开发者都有节操。但现实是残酷的,现在Android市场上,有很多粗制滥造的应用,其中不乏大厂之作,各位打开过渡绘制按钮,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作为一个Android开发人员,我肯定是更希望Android能一步一步好起来,超越iphone。

这篇文章从实战的角度,讲解了一个过渡绘制的优化过程。当然这里用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毕竟每个应用差别很大,优化方式也各不一样。所以这篇文章仅供参考,想把这块做好还是要下功夫的。

如果没有看过前一篇,可以点这里:Android性能优化之过渡绘制(一)


Android 小技巧 - 1

本文是一篇译文,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讲述的是Android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者一些实用的API,很多人都知道,但也有人不知道,记录下来,如果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极好的.由于不是严格的博文,所以翻译也不那么严格,有些工具和类我也会经常用,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些地方坐在并没有将这个工具的作用讲出来,我会补充上去.

Android:Ubuntu 下执行 Adb 命令找不到设备

1.问题概述

最近开发Nokia项目,遇到的问题如下:

插入Nokia x后,电脑没有反应,即不识别,同事的windows也不识别,最后在谷歌上搜索了良久,才找到了解决方案,但是没有记录,后来又要给别人配置的时候,发现忘记怎么配置了。想想这也是一个具有通性的问题,还是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2.问题解决方案

首先问题是:执行adb命令提示找不到设备,在做其他操作之前,请先确认已经做了如下操作:

  1. 确定已经打开了USB调试选项(设置-开发者选项-USB调试),有的机器没有开发者选项,需要到关于里面点击版本号若干下,或者去百度谷歌。
  2. 确定使用sudo命令adb kill-server 和adb start-server后仍然没有用。
    如果上述操作都确认了,还是找不到设备,那么继续往下看:
Android Service:开发自己的通知中心(1):辅助性服务介绍

1 辅助性服务介绍

辅助性服务是安卓框架的一个特性,它的设计是为了让已经安装在安卓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导航式(引导式)回应。一个辅助性服务能够传达给
用户关于这个应用程序的利益,例如把文本转换成语音、当用户手指停留屏幕的一个重要区域时的haptic反馈。这一节涵盖了怎样去创建一个辅助性服务,如何处理应用程序的信息接收,还有如何把信息反馈给用户。
创建自己的辅助性服务